在很多中國高校多年來一直發(fā)誓要躋身世界一流大學的背景下,英國職業(yè)與教育調(diào)查公司QS最近公布了“2010亞洲大學前200名”排行榜,北京大學和清華大學連亞洲前10名都沒進。中國高校離世界一流大學有多遠?復旦105周年校慶前夕,中國青年報記者專訪了楊玉良校長。
校園鼓樂齊鳴鬧哄哄建不了世界一流大學
記者(以下簡稱記):早在1993年7月的干部會議上,清華大學就提出到2011年建校100年之際,爭取把清華大學建設成為世界一流的、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大學。而此后,清華大學又公布了具體的時間表,即2011年力爭躋身于世界一流大學行列,2020年努力在總體上建成世界一流大學。
北京大學也在1998年就宣布用17年時間,即在2015年把北京大學建設為世界一流大學;2004年,北京大學主動為這一“計劃”延期,認為需要更長時間,但同時表示,肯定有一批優(yōu)秀學科會達到世界一流水平。
有了兩位“老大哥”帶頭,一段時間以來,中國大學“創(chuàng)世界一流”運動風生水起,中國大學集體陷入“創(chuàng)一流”的焦躁狀態(tài)。您如何看待這個問題?
楊玉良(以下簡稱楊):我經(jīng)常提到兩點差距:一是在大學精神上的,